咖啡密度點樣影響手沖咖啡 – 集氣箱 Entrebox

咖啡密度點樣影響手沖咖啡

除咗豆子品種同烘焙度,咖啡豆嘅密度(density)其實好大影響風味、萃取同口感,直接決定你杯咖啡係清新似果茶定濃厚似朱古力!

咖啡密度嘅重要性

咖啡密度係指豆子嘅質量同體積比率,通常以g/cm³或g/L測量(理想密度約0.7-1.0 g/cm³)。密度重要性喺於佢影響整個咖啡流程,從烘焙到萃取,決定風味品質。

  • 烘焙影響:高密度豆熱傳導慢,一爆時間長(約8-10分鐘),風味發展完整,似茉莉花或檸檬香;低密度豆一爆快(6-8分鐘),易焦化,苦味重。
  • 研磨影響:高密度豆硬,研磨時細粉少(C40 20-24 click),萃取均勻;低密度豆軟,細粉多,易堵濾紙。
  • 萃取影響:高密度豆萃取慢(手沖2.5-3分鐘),風味豐富;低密度豆萃取快(2分鐘內),風味比較單一。
  • 風味品質:高密度豆複雜(如衣索比亞Guji),低密度豆簡單(如巴西Cerrado),影響酸甜苦鮮平衡。

影響咖啡密度嘅三個要點

  • 種植海拔:高海拔(>1500m)空氣稀薄、溫差大,咖啡櫻桃生長緩慢,細胞結構緊密,密度高(0.8-1.0 g/cm³),風味化合物累積多。低海拔(<1000m)生長快,細胞鬆散,密度低(0.6-0.7 g/cm³)。
  • 咖啡品種:阿拉比卡(Arabica)細胞緊密,密度較高(0.7-0.9 g/cm³),風味細緻;羅布斯塔(Robusta)細胞鬆散,密度較低(0.6-0.8 g/cm³),苦味重。品種如Geisha或SL28(阿拉比卡分支)密度更高,細胞含更多風味前體。
  • 處理法:水洗法(washed)去除果皮果膠,豆子乾燥快,密度較高(0.8-0.9 g/cm³),風味純淨;日曬法(natural)果膠長時間接觸,豆子吸水多,密度較低(0.7-0.8 g/cm³),甜感強。厭氧發酵(anaerobic)密度中等,風味複雜。

不同密度嘅萃取方案

高密度豆

  • 研磨度:粗研磨(似粗鹽,C40 24-28 click),減少細粉,萃取時間適中(手沖2.5-3分鐘,espresso25-30秒)。
  • 水溫:低水溫(88-90°C),加速萃取,突出花果香同酸度,避免苦味。
  • 粉水比:1:15-1:17(15g粉,225-255ml水),延長接觸時間但唔過萃。
  • 萃取時間:手沖用分段注水(30ml悶蒸+80ml+95ml),espresso用9 bar壓力,確保均勻。

低密度豆

  • 研磨度:細研磨(似幼砂糖,C40 20-24 click),增加細粉同接觸面積,延長萃取時間。
  • 水溫:高水溫(92-94°C),減緩萃取,突出甜度同body,避免淡薄。
  • 粉水比:1:13-1:15(15g粉,195-225ml水),縮短接觸但增強強度。
  • 萃取時間:手沖用快速注水(30ml悶蒸+170ml),espresso用9 bar壓力,控制20-25秒。

Copy link
Powered by Social Sn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