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品嘗之咖啡嘅『Body』係咩來? – 集氣箱 Entrebox

咖啡品嘗之咖啡嘅『Body』係咩來?

成日聽人講呢杯咖啡「Body好厚」、「口感好薄」,究竟佢哋講緊啲咩?唔通係隻杯特別重?定係沖得濃啲?其實,「醇厚度」(Body)係衡量咖啡品質同風格嘅一個關鍵指標,同你朝早去茶記飲個杯「厚身」熱啡,有著密不可分嘅關係。等我哋一齊拆解呢個飲落去先感覺到嘅神秘世界!

咩係醇厚度?常見誤區拆解

醇厚度(Body),簡單啲講,就係咖啡飲落口時,你舌頭上感覺到嘅「重量感」、「質感」或者「黏稠度」。

你可以用呢個比喻去理解:

  • 高醇厚度:好似飲緊一啖全脂奶或者港式絲襪奶茶,口感圓潤、順滑、有份量,掛得住係你個口入面。
  • 低醇厚度:就好似飲緊一啖清水或者檸檬茶,口感清爽、輕盈,好快就溜走咗,冇咩負擔。

🚫 常見誤區,一次踢爆:

  • 誤區一:醇厚度 = 濃度?
    • 錯! 濃度可以靠粉量同水量去調節,一杯好濃但好苦好澀嘅咖啡,唔等於佢醇厚度高。醇厚度係講緊質地,唔係講緊味道嘅強弱。
  • 誤區二:醇厚度 = 苦味?
    • 大錯特錯! 一杯淺焙嘅日曬埃塞俄比亞咖啡,可以擁有好似果汁般嘅酸甜同驚人嘅醇厚度;相反,一杯過萃嘅深焙咖啡,可能只有空有苦澀,但口感單薄如水。苦味係味道,醇厚度係觸感。
  • 誤區三:越醇厚 = 越好?
    • 唔係! 醇厚度只係一種風格。好似揀飲品,有人鍾意厚重嘅奶茶,有人偏愛清爽嘅檸檬水,冇話邊個一定好啲。關鍵在於醇厚度同咖啡嘅風味(酸、甜、苦)係唔係平衡。

醇厚度從邊度來?核心物質大揭秘

  1. 油質與脂類 (Oils & Lipids):
    • 呢啲就係令咖啡看起來有光澤,飲落去有順滑「奶油感」嘅幕後功臣。佢哋就好似煲湯嘅「油份」,令湯水入口更圓潤。
  2. 不溶性纖維與蛋白質 (Insoluble Solids):
    • 呢啲係非常微細嘅懸浮物體,係造成咖啡「渾濁感」同「重量感」嘅來源。你可以想像成係一碗煲到起沙嘅綠豆沙,嗰種綿密嘅質感就係來自於豆嘅纖維。

影響醇厚度嘅四大因素

Copy link
Powered by Social Snap